【摘要】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发展中,理解选择问句是提升逻辑判断和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其对复杂语义理解存在困难,需通过分阶段、渐进式的训练策略,帮助儿童
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发展中,理解选择问句是提升逻辑判断和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其对复杂语义理解存在困难,需通过分阶段、渐进式的训练策略,帮助儿童逐步掌握选择问句的应答技巧。以下为具体阶梯式训练设计:
一、相关性选择问句应答训练
1. 同类物品对比应答
选取属性相近的同类物品(如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作为训练素材。训练者手持苹果,提出相关性选择问句:“这是香蕉还是橘子?”引导儿童通过观察物品特征,排除错误选项并完成回答,如“不是橘子,这是苹果”。初期可通过视觉提示(如将正确答案的图片放大或涂色)辅助儿童判断,逐步减少提示,强化其基于实物特征的逻辑推理能力。训练过程中,需重复提问并变换选项顺序,避免儿童形成机械记忆。
二、不相关性选择问句应答训练
2. 跨类别物品区分应答
将不同类别的物品混合提问,提升儿童对复杂语义的理解能力。例如,训练者指向苹果,提出不相关性选择问句:“这是香蕉还是积木?”要求儿童分析问题中的两类事物(水果与玩具),并组织语言回答:“不是香蕉,也不是积木,这是苹果”。训练初期可简化句式,减少干扰项数量,逐步增加选项复杂度。同时,通过实物展示、夸张语气强调选项差异,帮助儿童明确类别界限,培养其分类归纳和语言整合能力。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需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小步递进、反复强化的方式推进。可结合游戏化情境(如“物品分类大挑战”)和日常生活场景(如用餐、整理玩具时提问),增强训练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此外,及时给予正向反馈和奖励,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逐步实现从依赖提示到独立应答的能力突破,为其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发展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