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孤独症儿童群体中,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展现出相对较高的语言水平。但这“较高水平”是基于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范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高水准。
在孤独症儿童群体中,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展现出相对较高的语言水平。但这“较高水平”是基于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范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高水准。
他们能以较为丰富的词汇表达自身需求、描述个人状况,也能理解部分问句,具备一定交谈能力,可参与成人对话。然而,他们仍存在诸多局限:词汇依旧贫乏,常漏用、错用人称代词,多使用短语,难以运用完整句子表达,句子类型单一且表达易出错,理解和表达抽象语言内容时更是困难重重。
对于他们的语言训练,目标范围广泛,核心在于助力他们在所处社会环境中进一步发展有意义的沟通。不仅要在语音、词意理解、句子结构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开展系统训练,更要着重语用技能的培养。毕竟,对他们而言,主要难点并非语法,而是实际应用。
着重语音培养是关键一环。语音发展受言语器官、神经系统成熟度制约,更与环境和教育条件紧密相关。许多孤独症儿童存在发音障碍,持续时间长,有的即便发音准确,咬字却困难,还普遍存在音调单调、语调和节奏缺乏变化、缺乏与语言内容相联系的情绪表达等问题。所以,培养清晰吐词、声音强弱调节能力、言语表现力,学会抑扬顿挫、自如支配呼吸,都是语音培养的重要任务。
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大声练数数,从1开始一口气数出;选用如“一日千里、九牛一毛”这类字词变化丰富的材料,全面锻炼口腔开合;说绕口令,锻炼口、舌、唇、齿灵活性;朗读诗歌、儿歌,训练语调、声调、节奏和韵律;讲故事,培养说话连贯性与表现力。
训练时要给孩子正确示范,让其明白大声、小声、快慢、有无表情的区别,善用录音带、VCD盘等辅助工具,且每天坚持练习,每次练习量不宜过多,突出重点。希望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这些孩子能在语言发展道路上不断进步 ,更好地与世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