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一直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来聊聊对孤独症儿童至关重要的功能性语言。功能性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用、能派上用场的语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一直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来聊聊对孤独症儿童至关重要的功能性语言。
功能性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用、能派上用场的语言 。它不仅仅局限于有声语言,还涵盖了无声语言的沟通方式。孤独症儿童最初需要掌握的功能性语言包括表达自我需求、礼貌用语、事物描述、回答社会问题、简单动词使用、自我状态描述、对未知问题的回应以及呼名求助等方面。快速帮助他们发展功能性语言,是改善其语言行为的关键,能够引导他们逐步走向正常发展轨道。
那么,具体该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发展功能性语言呢?这里有一些方法分享给大家。
培养动机很关键
对于年龄较大或能力较好的孩子 ,指导者要时刻将正在做或打算做的事情告知他们,比如“去超市买面包”,让孩子了解并学习表达。之后,利用熟悉场景引导他们提出表达要求。
针对小年龄、能力较弱的孩子,当他们有需求时,家长或指导者要帮助其用口语表达。比如孩子想喝水,带他去拿水时,同步说“我要喝水”或“我们去拿水”,并配合手势辅助表达,慢慢引导孩子用简单词语表达 。
日常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出门、在家、与人接触、做事时,都要抓住机会教孩子说话,鼓励他们主动表达,表达机会越多,语言发展就越好。
注意教学方法
在“一对一”教学时,建议两人配合,一人担任指导者,一人充当孩子模仿的对象,构建正常交往模式,避免一人分饰两角。
通过回答问题来练习表达是不错的方法:
1. 以自己名字称呼自己:指导者和儿童站在镜子前,指着镜中影像重复孩子名字,协助孩子指着影像问“这是谁”,另一指导者示范回答,再向孩子提问,可用名字首字提示,孩子回答正确立即奖励,回答不出则指导者代答,逐渐减少提示直至孩子独立回答。
2. 使用动词表达:向孩子出示人物走路的图片,强调“走路”,问孩子“这个人在做什么” ,孩子尝试说出相关声音立即奖励,若未回答,指导者代答并让孩子模仿,减少提示后练习其他图片动作。
提问前的过渡引导十分重要,先描述实物、图片给出答案并强调,再让孩子回答。同时,准备好实物、照片、图片等可视性强的材料 。一般步骤为:多次示范 - 协助(嘴形、开头音等提示) - 尝试回答 - 奖励 - 自动说出 。
学习评估说话目的
通过设计情境,让孩子根据听话人的反应调整自己的反应。比如孩子邀请爸爸玩,若声音小、表述不清或未注视爸爸,爸爸可故意无反应,妈妈在旁引导孩子再大声说一遍,让孩子明白未达到沟通目的需要重复。通过多样练习,帮助孩子掌握恰当运用语言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