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图像交换沟通系统(PECS)的发展历程中,第五阶段标志着从表达需求到互动对话的重大跨越,是沟通能力进阶的关键转折点。这一阶段告别单方面用完整句表达需求,迈入一
在图像交换沟通系统(PECS)的发展历程中,第五阶段标志着从表达需求到互动对话的重大跨越,是沟通能力进阶的关键转折点。这一阶段告别单方面用完整句表达需求,迈入一来一往、有问有答的双向沟通模式,为个体融入更复杂的社交互动奠定基础。
练习步骤解析
1. 起始引导:老师指着“我要”字卡,同时清晰发问:“你要什么?”此时老师甲协助儿童拿起“我要”字卡以及代表需求物品的图卡,以此完成对老师提问的初步回应。这一步骤为儿童建立语言与需求对应关系提供直观引导,通过视觉(字卡与图卡)和听觉(老师提问)的双重刺激,帮助儿童开始理解提问与回答间的逻辑联系。
2. 强化互动:老师乙先注视儿童,提出“你要什么?”的问题。接着老师甲辅助儿童指向“我要”字卡,随后儿童自主选取图卡放置在“我要”字卡后方,最后将组合好的字卡和图卡一并交给老师乙。这一过程增加了儿童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强化其在沟通中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巩固提问与回答的行为模式。
3. 延迟等待:逐步延长老师提问与儿童回答之间的时间间隔,从短暂间隔开始,以一秒为单位递增。在此过程中,儿童需在脑海中自行构筑“你要什么?”与“我要什么”的联系,直至能够脱离对“我要”字卡的视觉依赖,仅凭听觉刺激——即听到老师的提问,就能迅速作出准确回应。这种延迟等待策略给予儿童充分思考时间,锻炼其独立思考和即时反应能力,是迈向自主沟通的重要训练方式。
注意事项强调
1. 人员配置调整:在练习初期,由于任务复杂性和儿童对辅助的需求,安排两位老师共同指导较为合适。一位老师负责提问引导,另一位老师专注于协助儿童完成回应动作,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进行。随着儿童能力提升,后续阶段由一位老师操作即可,有助于简化场景,提升儿童独立应对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日常一对一沟通情境。
2. 沟通技巧培养:着重训练沟通技巧,尤其是儿童沟通主动性的培养。当儿童手持图卡交给老师时,老师务必即时给予回应,无论是语言肯定、提供物品还是其他合适反馈。这种即时互动能让儿童直观认识到表达与反馈的关联,学会根据对方反应灵活调整表达方式,逐步掌握有效沟通的核心技巧——互动与适应 ,这对其未来参与各种社交互动至关重要。
图像交换沟通系统第五阶段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阶段。通过科学、系统的练习步骤和精心把控注意事项,能帮助个体成功跨越从单向表达迈向双向沟通的鸿沟,为其打开更广阔的社交交流大门,在互动中不断丰富沟通体验,提升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