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图像交换沟通系统(PECS)的教学体系中,前两个阶段成功帮助儿童建立起基本的沟通模式,即以图卡交换实物,且过程相对简单直接,无过多干扰因素,便于儿童初步掌握沟
在图像交换沟通系统(PECS)的教学体系中,前两个阶段成功帮助儿童建立起基本的沟通模式,即以图卡交换实物,且过程相对简单直接,无过多干扰因素,便于儿童初步掌握沟通要领。而进入第三阶段——图卡辨别,训练难度逐步提升,通过引入更多挑战与干扰元素,进一步强化儿童的沟通能力与认知辨别能力,使其沟通技能更贴合复杂的现实交流场景。
难度进阶与训练意义
在前两阶段,儿童只需用单张图卡就能换取心仪物品,学习过程较为轻松。但在实际生活中,信息往往是多样且繁杂的,需要我们从中筛选出关键内容。因此,第三阶段的训练尤为重要。这一阶段虽仍以图卡换物为基本形式,但大幅增加了辨别难度与干扰因素。不仅要求儿童从多张图卡中精准选出正确图卡,还将目标物品从直观可见的桌面转移至遮蔽处,模拟真实生活中物品并非随时清晰呈现的情况,全方位锻炼儿童的观察、思考、判断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
1. 情境创设与初步辨别:构建一个儿童有明确需求的情境,如让儿童坐在电冰箱附近,冰箱内放置着儿童喜爱的冰淇淋。此时,在沟通板上贴上一张空白图卡和一张冰淇淋图卡,儿童需要准确拿取冰淇淋图卡交给老师,才能获取冰淇淋。这一步是图卡辨别的初步尝试,通过简单对比,引导儿童开始关注图卡内容与需求之间的联系。
2. 增加干扰图卡:在沟通板上贴上一张与冰淇淋无关的图卡(如帽子图卡)和一张冰淇淋图卡,要求儿童从这两张图中做出选择。这一操作引入了干扰元素,考验儿童能否在相似的视觉刺激下,依据自身需求准确判断,强化其辨别能力。
3. 多图卡复杂辨别:在沟通板上贴上多张图卡,进一步加大难度,儿童必须从众多图卡中迅速且准确地选取冰淇淋的图片。这要求儿童具备更强的专注力和分辨能力,能够在复杂信息中找到关键信息,实现用正确图卡交换物品的目的。
4. 深化辨别训练:当儿童已能熟练辨认8 - 10张图卡后,将两张或三张儿童都认识的图卡放在一起,让其辨别。同时,逐渐缩小图卡尺寸。缩小图卡尺寸增加了视觉辨认的难度,模拟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可能并非以最清晰、最易获取的形式呈现,儿童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分辨,提升其在各种条件下的沟通应对能力。
注意事项
1. 灵活变更图卡位置:时刻注意变更沟通板上图卡的位置,避免儿童形成选取的图卡总是在离他最近地方的定势。如果儿童总是依赖固定位置选取图卡,就无法真正掌握依据内容进行辨别的能力。随机变换图卡位置,能促使儿童认真观察每张图卡的内容,依据实际需求做出正确选择,确保训练效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2. 避免言语提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作“给我图卡”这类提示,让儿童根据设置的情境自行作出要求。言语提示可能会干扰儿童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过程,阻碍他们主动观察情境、分析需求并通过正确方式表达的能力发展。让儿童在无提示环境下完成任务,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真正提升其沟通主动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像交换沟通系统的第三阶段——图卡辨别,通过科学严谨的操作步骤和细致周全的注意事项,逐步引导儿童突破以往简单的沟通模式,在更具挑战性的环境中提升沟通与辨别能力,为他们融入社会、实现更顺畅的交流互动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