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目光不专注,对人或物体缺乏注视,这可让不少家长发愁。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超有效的训练方法利用兴趣物品引导挑选数件孩子感兴趣的物品(有发声的更好哦)
孩子目光不专注,对人或物体缺乏注视,这可让不少家长发愁。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超有效的训练方法
利用兴趣物品引导
挑选数件孩子感兴趣的物品(有发声的更好哦),进行“一对一”教学。把物品放在孩子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移动、旋转或者让其掉落,以此吸引孩子注视、追视,甚至伸手抓取。但要注意,千万别用孩子最感兴趣的物品,不然容易让孩子过度专注,达不到训练多样目光反应的目的。而且,多准备几个能转移注意力的物品,轮番使用,让孩子的注意力时刻保持在训练节奏上。整个过程中,家长要时刻提醒孩子看“目标”,强化孩子对目标物品的关注意识。
指令取物训练
把球、苹果、帽子等物品,分别放在房间显眼处。家长坐在孩子旁边,下达指令,比如“去拿球”。要是孩子还不太懂语言,就拿着另一个相同的球给他看,引导理解。刚开始练习,可安排另一位家长辅助,领着孩子到放物品的地方,扶着他的手去拿球,再交给发命令的人。随着训练推进,辅助要逐渐减少,反复练习,直到孩子能在无辅助情况下,一听到指令就自动去拿指定物品。
多样物品追视训练
借助泡泡、气球、手电筒、球这些道具,训练孩子追视物体和视觉转移能力。行动前,一定要让孩子先“看着东西”。比如泡泡一吹到空中,鼓励孩子用手碰破;气球拍上去掉下来时,引导孩子去拍;用手电筒照某一物品或来回移动手电筒;坐在地上将球滚向孩子,让他接住,之后还能慢慢把球偏左或偏右一点滚过去。家长要参与游戏,营造轻松愉快氛围,同时始终提醒孩子注意看物品,孩子做得好,及时给予奖励和赞扬。
覆盖取物训练
用布或其他东西把物品盖住,引导孩子揭开覆盖物去取物品。这既能锻炼孩子目光寻找物品的能力,又能培养探索精神。
放入取出训练
将小球、积木等物品放入瓶内、盆子内,再让孩子取出来。在这个放入和取出的过程中,孩子的目光会自然跟随物品移动,有效强化注视能力。
日常练习融入注视训练
在平常陪孩子进行拼图、穿珠、垒积木等项目时,也要贯穿注视物品训练。随时提醒孩子看着手中物品,让这种注视行为成为孩子的习惯。